2022/9 長榮皇璽桂冠艙(TPE—LAX)
< 緣起與升等>
2022年9-10月,經總公司選派到美國公出,
還獲得美國政府的食宿費用補助。
國際機票是總公司出的,當然只有「經濟艙」,
但在老婆大力贊助下,去程很高興升等體驗了人生第一趟的商務艙。
回程則是利用Amex提供的開卡禮,自己候補升等商務艙,
完成跨洋來回第一次不是躺著睡,就是在吃喝的飛行。
後疫情時代的飛行,當時桃機二航還是人煙稀少,
不過相隔快3年來到出境大廳,心中仍然是滿滿的悸動
.
拿到的登機證上,艙等是「Z」,
也就是哩程升等票的皇璽桂冠艙,
座位是靠窗的「3K」,登機順序是 Zone 1.
< The Garden 貴賓室>
因為同時持有Amex台灣的長榮白金簽帳卡,
所以可以進入長榮在二航最頂的 the Garden貴賓室。
當時 the Infinity 是提供給轉機客使用,
另外可以選擇的是 the Star 或 the Club。
只是沒有看飛機的 view,
帶小孩來,應該會吵著要去登機門吧~
現點現做的餐點比較好吃,
牛肉麵永遠是不敗的選項,還有酸菜可以搭配,
Eva 不惜成本,提供 Fiji 礦泉水耶。
熱食中的大亮點是烤地瓜,
搭配溫潤順口的 TWININGS 唐寧茶,
中西混搭的茶點風格,意外好吃。
<登機>
很快到登機的時刻,不用排隊走進空橋,
然後來到這個 moment,人生第一次的向左轉,
走進商務艙通道,由前方登機門上機,
只能在心中吶喊:「感恩老婆,讚嘆老婆~」!
不得不說長榮的服務真得很細緻,
空服員會記得每位乘客的姓,
逐一送上迎賓飲料、確認餐點,
並送上質感良好的 Jason WU 睡衣(回程時也幫老婆拿了一套)。
<座位&硬體>
座位配置是1-2-1的「反魚骨式」座位,
一個位置可以占到2~3個窗戶,
但因為造型與結構關係,靠窗部分設置極大平台,
雖然置物方便,可是要看飛機就比較辛苦,
再加上機艙光線的反光嚴重,要拍飛機難度很高。
還有螢幕是採取「收起-彈出」的舊方式,
不僅起飛、降落時要歪著脖子看,出入也比較不方便。
長榮提供的抗噪耳機,一般評價還不錯,
但這是要回收的。
當時還沒完全解封,二航廈的空橋大部分是空的。
起飛前先送上迎賓飲料,
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疫情影響,濕毛巾是提供拋棄式的,
另外貼心給了酒精紙巾消毒。
坐在商務艙內,連起飛都沒什麼等待的感覺。
不得不說長榮這款桌巾很高雅,質感也很好,
我都想買一款回家用了。
前菜是燻鮭魚、鵝肝、蘆筍,還有一種凍,
前三樣滿好吃的,最後一個只能說不合我的口味。
在寬敞的位置上,舒舒服服地用上晚餐,
不用像在經濟艙又擠又彎腰低頭的。
搭配捍衛戰士二的電影,實在完美。
長榮最有名的大蒜麵包,又熱又軟,
還有滿滿的蒜香,果然是名不虛傳。
不斷詢問要不要飲料?
雪碧雖然普通,但用上高級玻璃杯,
心靈感受提升不少。
(話說當我說要喝雪碧時,空服員似乎愣了一下,
看了一看,然後說要到後艙幫我拿,服務真得好~)
平整度還不錯,但要躺好腳才不會卡卡的,
對於習慣側睡的我,其實不太好睡。
還有棉被很保暖,對我來說有點太熱了~
感覺怎麼不一會就要降落了,來到洛杉磯(LAX)國際機場。
UA的美國國內線真得不敢領教,
位置小,座位薄,沒有影音娛樂系統,也沒有供餐,
5個多小時的西岸到東岸飛行,真得是度日如年啊~
.
<回程>
快撥到回程,坐的位置是「2A」,
跟去程剛好是不同邊。
一樣是反魚骨式的靠窗位,配置、大小都相同,
就不重複贅述了。
內容物則是完全相同。
機艙關燈後,還滿有夜店風的~
回程多了一個梵谷娃娃,
這是在 Minneapolis 的美術館買的,
還引起路人的一陣圍觀。
螢幕一樣,但覺得螢幕反光更嚴重了。
旁邊還有一台接著也要飛回台灣的長榮,
只能說長榮美國線真的很強。
我一起床,馬上問我要不要吃小點?
選項有泡麵,但空服員強力「不」推薦,
難道是怕太香了嗎(誤~)。
在空服員介紹下,吃了一個台南米糕,
在被美國食物摧殘近2週後,
不得不說真得很好吃,
搭配的小黃瓜口感還是脆的。
或許是個人性格幼稚,
再喝還是覺得比香檳好喝。
留言
張貼留言